新闻详细
新闻当前位置:新闻详细

如果隋炀帝不东征高丽,隋是否能延续三百年?跳过盛唐直接到宋?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5792876577735204/

原创 2024-03-21 10:00·历史按察使司

隋代北周,文帝杨坚肇始基业,581年立国,618年亡国,二世而亡。世人或说隋文帝不该换太子,废杀仁慈守孝的杨勇,而错立了暴虐自大的杨广;或说杨广浪费民力,修运河、征高丽,下扬州,导致国困民穷天下纷乱;或说关陇贵族集团与杨氏集团意见不合,主动换掉了杨家。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事实究竟如何?

隋朝开国之前,北周武帝宇文邕已经为帝国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灭北齐,南下巴蜀,疆域几占全国五分之三。龟缩于长江之南的陈朝,暮气沉沉、后主无道,似乎只要门上踹一脚,这栋叫“陈朝”的房子就会轰然倒塌。但宇文家族运气不好,宇文邕虽然是不世出的英明神武之帝,若假以时日,实际上就是李世民的前世。他对内镇压了宇文护,完成了中央集权。对外领土扩张,针对突厥、北齐都屡屡战胜。可惜,他在578年突然的病逝,就像一根稻草,压垮了北周的统治基础。

580年,仅仅继位两年的宇文赟也撒手人寰,追随他老爹而去。仅留下八岁的幼儿宇文阐来守护宇文邕费尽心力打下的江山。宇文赟从小不成器,被他爹动辄拿大棍子擂,以至于逆反心理严重。称帝后不仅荒淫昏暴,而且擅杀功臣良将,自己年轻去世不说,还留下幼子守国,但凡中央集权帝国,犯上这其中任何一条,基本都是不治之症。偏偏北周宇文家全患上了,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为什么北周国势能从宇文邕的顶峰,仅仅过了两年,到580年宇文赟去世时已经快要不行的地步。与始皇帝身后极其相似,蒙恬已死,谁能抑制李斯赵高?

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杨坚不过来插一脚,夺了宇文家的权。关陇贵族集团的其他家族,立马也会选出代表,来夺宇文家的权。而对内对外,寸功未立,仅靠小皇帝名义上外祖父的身份,借着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的诏书,杨坚就能入宫辅政,夺权成功,虽是一种偶然,却并不意外。

因为,宇文家做不了关陇贵族的主!

宇文泰的八柱国包括: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这些家族是关陇贵族的金字塔尖。但是诸位看官要明白的是,宇文泰打下基础的北周,还真与高欢家族的北齐不一样。高欢家族是以高氏为主,娄氏,尉氏这些都是他家的妻族、姐夫,是入股的股东,干预不了高家的权力。所以,北齐立国二十几年,全是兄弟几个在斗,没有外人什么事。因为高欢亲自打下来这一片领土,保证了从东魏一直到北齐,在制度上高家有绝对权威。但是宇文泰没有,宇文泰只是接替贺拔岳的班,他只是贺拔岳麾下众多将领中的一员。虽然家世显赫,但是父兄皆亡,如果不跟随贺拔岳入关,怕是宇文家根本无法存在下去。

所以,宇文泰建立的八柱国制度,大家可以看做是以宇文泰为首的军事联盟组织。而从这个军事联盟组织迎来了孝武帝元修,另立朝廷后,就直接演变为封建领导权力范围内的“联邦制”。其中元修是虚位总统,宇文泰是政府总理。你可以把他看成拜登、苏纳克、马克龙这些民选上去的领导人。但他绝不是萨达姆、阿萨德、卡扎菲之类中东世袭领导。

从立国之路来看,宇文泰也一直在用权术笼络、政治谋杀来处理那些不服从他的柱国、将军。其中独孤信就是被打击最厉害的那个。大家都知道独孤信是三后之父,八柱国中的宇文家、李家、十二将军的杨家都是他的亲家,杨坚的父亲杨忠本身就是独孤信的铁杆亲信,曾经跟随一起投奔过南朝一段时间。元欣是皇室虚位不算,除掉宇文泰,仅仅剩下四家。李弼,就是李密的曾祖父,他在宇文泰领军时还是对手,后期投降过来的。赵贵与独孤信一起被杀。

剩下一个侯莫陈崇,他从十五岁起就跟着尔朱荣出生入死,那是尔朱家的铁杆。而宇文泰落魄之时,之所以能投入尔朱荣帐下,全都是因为他爹和贺拔岳的爹关系好,尔朱荣本来想嘎掉宇文泰,都是贺拔岳说了好话,才归其统领。宇文泰只是家中四子,如果不是他父亲与几个哥哥全部亡故,这种关系网砸都砸不到他身上,只能默默了却此生。所以,侯莫陈崇这种资格比宇文泰还老的六镇武将,宇文家怎么会放心用?所以宇文护掌权后立刻借机杀了他。

关陇贵族集团关系网中,剩下来最大头的,其实就是爷爷、父亲均早亡的李渊家族、杨坚家族。父亲早亡没有威胁,年轻人有地位、有钱、有名望。当宇文邕撒手人寰时,他估计也没想到,八柱国都走了,留下两个隐患。比李渊辈分更大一辈的杨坚,就这样出乎意料,且又意料之中的走上了历史舞台。

但是很显然,杨坚轻松夺取政权,也低估了关陇门阀的能量。就像宇文家不能在关陇集团内部服众一样,杨家表面上压服了群雄,屠灭了宇文一族。实际上,也不能服众。八柱国虽然灭了好几家,但是剩下的爵位都还在呢,但凡只要有一个男丁在,他就是野心家簇拥的对象,争夺的旗帜。要不当李密被赶出京城,来到了瓦岗寨,要身份没身份,要地位没地位,怎么翟让心甘情愿就让贤了呢?还不是因为他曾祖父的大名!

同理,隋炀帝二征高丽时,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黎阳叛乱,天下震动。他一个二代人物,只是监运粮草,两手空空,为什么就敢于起兵向整个隋朝挑战?是什么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当“杨”字大旗指向洛阳时,城内官僚子弟纷纷投降,几乎都是关陇集团的二代、三代人物。如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观德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的儿子来游,御史大夫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周罗睺的儿子周仲等等。而他们的爹爹们,此时都忠心耿耿的围绕在隋炀帝身边,在征服高丽的前线及周边区域服务。门阀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甚至,很多家里有多个儿子的,大儿子效力隋炀帝,二儿子投了杨玄感。

隋炀帝也不能全部一杀了之啊!最后杨玄感也不是被追兵杀死的,而是让他弟弟帮助了结了自己,献首级于朝廷。因为他知道,隋炀帝只能诛杀他一人,不会伤及其他门阀。否则,统治基础没了。

因此,当李渊太原起兵,表面上看是争夺天下的一次尝试,又要换一家天子。实际上,这是硕果仅存的八柱国的领袖在向杨家天子发起挑战啊!天下的文人、志士、英雄、豪杰顺风而降。617年7月5日起兵,11月7日就攻入长安,618年就称帝建国。仅仅花了半年而已,远超刘邦的7年、朱元璋的14年。甚至比经过充分准备夺了南朝齐天下的萧衍时间还短,梁武帝还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才成功登基。李渊既没有经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积累阶段,更不怕匆忙称帝会导致成为全天下的攻击目标。他甚至比窦建德、王世充都更早称帝,因为他知道,全部关陇门阀都支持他,这才是取胜的关键!

所以,在隋末纷乱,群雄逐鹿情况下。实际割据势力十几家,但是唐朝李家具有天然正统性,大家世族坚定支持李渊。这才导致唐顺利代了隋。所以说,隋炀帝一辈子对他表弟李渊不信任。到处贬谪他,防着他,但还是没防住关陇贵族集体叛变,把李渊抬了出来搞了“门阀政变”。起兵,只是表象。谁当皇帝,哪个家族上台,门阀贵族们用脚投票,早就决定好了。

即使隋炀帝不发动征服高丽的战争,也停止修运河。或者说,干脆与司马炎一样,酒色无度,荒淫昏庸一辈子。那隋就不会灭亡了吗?可能时间会延后,但是绝超不过50年,建国50年内必然会滔天大浪!因为隋炀帝可以无所作为,但是关陇贵族们无法等待。他们如果不能在李渊盛年时选出他来当领袖,势必会选出另外一家门阀带领他们替换掉隋朝。杨玄感不就是他们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吗?而李密也是他们放在农民军那个篮子里的一颗用来保险的“鸡蛋”。

同时,杨家的门阀身份着实可疑,也是不能服众的另一个原因。杨坚上台重修家谱自称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九成九是攀附。所有关陇门阀都出自六镇军户,谁不知道底细?杨坚的母亲叫吕苦桃,看名字即是贫苦出身。他当皇帝后,其娘家舅舅,一老农民还从山东老家赶过来认亲。其父杨忠也是军户出身,如果真是贵族世家,不可能与吕家这样的平民结亲。而且杨坚的功勋实在无法在贵族门阀里站住脚,以外祖父身份抢占皇位,过于容易。以杨忠家贫苦军户出身的大将军,老婆还是一个平民女子,生出来的儿子杨坚就可以服众了?如果杨家的皇位能持续300年,那河北的五姓七家的名门望族都是白混的了。他们早就会按耐不住,自己亲自上场争夺!

而李渊的唐朝之所以能够迅速稳定局面,第一,汉族身份,虽然血统肯定鲜卑居多。但是大方向定位为汉,聚拢了人气。第二,自我标榜为名门李家的后代,自称西凉王后代。这又立了一杆大旗。好歹立了一杆大旗,起码追溯的时间比杨家短一点,似乎真实性更高一点,姑且就算名门吧。第三点,李渊的唐国公是八柱国仅存的一家,留在政府这一边的。李密早跑到瓦岗去了,成了敌人。那门阀们到底投靠哪一边?当宇文化及勒死杨广,率军西返长安时,跟随的大臣们跑得飞快,一多半想尽办法西入长安投奔李渊去了。甚至很多原本镇守山西的前隋地方官,根本不作抵抗的就投降了李渊。

中国人建立王朝讲究“师出有名”,普天之下,拿着地图一划拉,王气在哪儿?我要是个门阀官员,闭着眼睛也要回长安。唐公李渊才是我的明主啊!其他那些军阀都是些啥人,窦建德、王世充、杜伏威、刘黑闼、薛举之类,能成大事不??用脚指头也能想出来。所以说,隋亡唐兴,历史必然。无论隋炀帝如何“作妖”,如何挽救,哪怕他什么都不干,躺平了,他们家都只能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只要关陇贵族不灭,帝国的基础就永远不牢,肯定是一家掀翻另一家。杨坚的隋朝二世而亡也就成了无法回避的一次嬗变。

安史之乱是对关陇贵族的再一次挑战,这次没有新的门阀大旗的号召,就由寒门地主借用边军来完成逆袭。结果,安禄山史思明不堪大义,失败了。门阀政治继续苟延残喘了100多年。寒门地主不行?那就由地道的平民来实现这一切吧!黄巢举兵向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最终结束了门阀贵族在这世间的繁华。

历史,终于走向赵匡胤的科举升平!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