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银行纷纷下架三年期和五年期大额存单,释放怎样信号?

zqggf0b7a

时间 2024年4月28日 预览 15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1787694554432050/

首发·熊猫贝贝小可爱

#头条创作挑战赛#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370篇原创文章


(温馨提示:本文没有任何广告推广和引导内容,请放心阅读。)

2024年4月份,中国银行业出现了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具有共识特征的集体新动向:

越来越多的银行,特别是头部位置的股份行和商业行,纷纷下架,或者隐匿了三年期和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的购买路径。

多家银行纷纷对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出手了!

当前作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已率先将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在银行APP下架;

同时,如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则称3年期大额存单额度已经售罄;

此外,虽有部分银行APP页面仍能查找到相关产品,但也对大额存单的购买条件做出了限制。

银行也是做生意,生意嘛,买卖嘛,只要不想做生意,让买卖无法成交,有的是借口和说辞不是?

其实如果大家有留意,会发现不仅是招行,很多银行的大额存单也已经悄悄停售,或者是额度售罄。

好歹招行是明说,其他银行的说法不重要,大家的做法本质都是一样的:能够锁定3-5年周期的定存生意,暂时不做了。

这一轮调整,最先是从国内商业银行绝对头部玩家招商银行开始的。

2024年4月中旬,招商银行就因为下架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的动作引起市场关注。

其实最近2-3年,中国国内银行存款利率下调非常频繁,大家已经亲眼见证了大额存单利率从破4%到破3.5%,再到破3%,再到如今的下架,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越来越多的银行下架3-5年大额存单的动作,透露出哪些信息?

看清这样的动向的本质和因果逻辑,能够给普通人哪些启发和趋势信号呢?

这个事情,并不简单,当然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也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直白,值得拿出来和大家进行一个专题分析和讨论研究。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2024年4月份,越来越多银行下架,停售三年期和五年期大额存单最新动向的详细梳理,结合现实,深入挖掘导致这个银行业业务调整动向出现的因果逻辑和关键本质,并对后续中国国内利率和银行业经营情况的可能变化,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热门广告热门广告
广告图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