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涨价,只是开始

zqgg36c55

时间 2024年5月14日 预览 23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3A04F8R00

2024-05-13 13:24·南风窗·发布于广东

作者 | 南风窗记者?朱秋雨
值班主编 |?赵靖含
5月伊始,一则涨价消息引发热议。
四条动车组列车(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即将于6月15日起调价。
国铁集团对此称,此次调价,实行了“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这并非我国高铁线路的首次调价。201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自2016年1月起,铁路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自主制定票价。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从此获得对高铁的定价权。
但南风窗梳理发现,2021年开始,国铁集团加快了对高铁票价差异化浮动定价。2024年6月的这次调价,是近年来幅度较大的一次,公布票价(即最高票价)涨幅都在19%-20%。
不少人为此心碎。在社交媒体上,一个对“高铁涨价是否有必要”的投票中,参与者有4000人,2500余人投了反对票。反对理由是,“(涨价)要考虑大众的承受能力”。
部分人认为,高铁涨价需要考虑大众的承受能力
高铁票涨价不符合公众的心理预期。但国铁集团回应,这是近年市场化的正常举动。调价根据《价格法》《铁路法》等国家相关规定,无需举行价格听证。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许光建告诉南风窗,近年,政府对高铁票价的管理、调控,正经历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
“高铁调价与整个价格改革,特别是和交通运输领域价格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不论是公路运输,还是民航运输,现在是市场机制在发挥决定性作用。”他解释。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也对南风窗解释,此次调价不算是试点,京沪、沪宁等多条高铁此前已有类似机制。他认为,今后,调价会扩大到所有高铁线。
一个共识是,市场化的改革催动了高铁调价。但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出行上,仍应多问几句:率先涨价的,为什么是这些地区?与之相关的更复杂问题是,高铁票价的高低,究竟与什么因素挂勾。
01
杭州,杭州
想象你是一个杭州人。
站在茫茫人海的杭州东站,每天这里将发出长三角最多的客人,通向全国大江南北。节假日一到,每日20多万人的客运量,在全国仅次于广州南站。?
6月开始,你会发现,杭州通向很多热门城市的动车,将要经历价格的调整。5月2日,12306官网发布的四条调价公告称,对武广、沪杭、杭长、杭甬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具体而言,调价的路段包括京广高铁的武汉至广州段,沪昆高铁上海至杭州段、杭州至长沙段,杭深铁路杭州至宁波段。其中,三条线路涉及杭州。
根据国铁集团的说法,上述动车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5.5折为下限,综合考虑季节、日期、时段、旅速、席别等因素,实行不同幅度的折扣浮动。
例如,武汉至广州南二等座的公布票价553元,较此前的执行票价463.5元涨了89.5元,涨幅19.31%。长沙至广州南的二等座,公布票价为377元,较当下执行票价314元上涨20.06%。
中国铁路12306:《武广调价公告》部分截图
国铁集团究竟以何种逻辑进行调价?
曾是京沪高铁验收专家组成员的同济大学教授孙章对南风窗解释,高铁调价的基本逻辑大致不变,即,通过价格调整,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
更简单地讲,“没人坐的(列车)就给它降价,吸引更多人坐。而(高铁票)紧缺的线路,就要提价,让大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选择。”
他解释,这与民航客机定价逻辑也是相似的,“淡季跌,旺季涨”。
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红昌有更具体解释。他告诉南风窗,高铁票价调整要考虑市场需求、高铁运输供给能力、铁路系统的财务平衡、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例如,李红昌说,从高铁需求来看,凡是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商务旅客占比较高、旅客支付能力较强的线路来讲,可以进行更加灵活多样的票制票价。
许光建也有类似观点。他告诉南风窗:“毫无疑问,高铁公司会考虑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的制约,调价应当把高铁沿线的区域经济社会因素考虑进去。”
“五一”假期,旅客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图源:新华社
过去数次调价记录也能证明这一点。2016年以来,绝大部分调价区域为经济更发达、市场需求旺盛的东部地区。
2017年,国家发改委同意铁路企业自主定价的次年,中国高铁迎来第一次跨省调价。东南沿海高铁,囊括上海至杭州、杭州至宁波、宁波至深圳三段,首先进行了差异化调价。
而国铁集团最挣钱的线路——京沪高铁在2020年宣布,对时速300至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列车实施浮动票价。商务座票价调整至最高1998元,涨幅达14%。
到2024年,拥挤的杭州东站、广州南站、武汉站,都要经历“物价”的上涨。正如孙章所说,在热门线路通过调价,改善供求关系,分流拥挤线路。
“当然调整得是否一定符合实际,要用实践来检验,往后我们要注意观察。”孙章说。
02
加快,加快
高铁调价虽然照顾了沿线的经济、区域状况,但仍超出了大多数普通人的预期。
在网络上,人们主要质疑,高铁涨价20%的幅度太大。有人甚至认为,这类公共产品理应继续降价。
这背后有一个隐藏的心理因素:人们担心自己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