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近人情?大学生奶奶去世请假5天,不予批准,只能3天!

zqgg99b0a

时间 2024年5月30日 预览 1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4601816878678566/

首发·车尔铭

亲爱的读者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让人颇有感触的话题。近日,有网友曝光了一所大学拒绝本科生因奶奶去世请假5天,只批准3天的做法,引发热议。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奔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环节,给予足够的时间好好送别至亲,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些学校和单位往往过于死板僵化,完全忽视了这种最基本的人性化需求。

让我们说说这背后的原因:

管理者缺乏人文关怀意识。一些领导习惯于用冰冷的法规制度管理学生和员工,忘记了用同理心对待他人。

生离死别的伤痛对待每个人来说都是致命打击,应该给予足够的缓冲期,而不是简单以请假天数论英雄。


权力的滥用。有些管理者喜欢行使一些微不足道的权力,认为这体现了他们的"大权在握"。这种小肚鸡肠的做法无疑会损害学校和企业的人文氛围。

家长式的专制管理。有些学校仍然延续着等级森严、师生疏离的传统模式,学生被当成了没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权的"儿童",所有事情都要校方"婆婆妈妈"操心。这无疑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极大伤害和不尊重。

那么,我们如何扭转这一被普遍诟病的现象呢?

学校和单位应当从根本上重视人文关怀,培养员工和师生的人文素养,用宽容、同理心对待每一个个体,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

打造民主、平等、包容的管理文化,减少等级观念,尊重每一个个体主体地位,倾听不同声音,制定人性化制度。

加强对师生和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公德、公平、公正。不应滥用微小的权力,公私有别,该同情时同情。

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每个个体人格和尊严的基本尊重。正如大家所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坚持规则的同时,也应该保持人性化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打造一个更加文明、理性、包容的社会环境。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和反思。让我们共同呼吁,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宽容温暖这个社会。当然,规矩也不能被"人情味"架空,还是需要遵循合理的管控。让我们用智慧维持制度与人性的平衡吧。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