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军、余承东再次成为车展“顶流”,王传福去哪了?

zqgg1758d

时间 2024年6月2日 预览 44

转载: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1A08CY600

2024-06-01 21:35·直新闻·发布于广东

今年的车展有些不一样。
在4月的北京车展上,自带“泼天流量”的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成为各大车企争“抢”的对象,他到哪个展台,流量就到哪个展台。
而投资了哪吒汽车的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在以直播形式逛展,“红衣教主”与时俱进,做起了网红。
当然,还有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以及蔚来汽车CEO李斌等人,他们在车展上的一言一行,以及他们在车展上所秀出的“新车”,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两个月前北京车展上的这一幕,在深圳又一次上演。
今日(6月1日)开幕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媒体的镜头不再追逐靓丽的车模,参展的德国、日本车企也难以掀起舆论的浪花,反观中国新能源车企掌门人,却成为了绝对的“顶流”。
绝对的“顶流”,需要绝对的实力来支撑。
人们之所以关注“雷军”“余承东”们,也与他们所代表的中国车企的产品力有关。一南一北两大车展,出现了同样的现象,这背后反映的趋势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真的崛起了。
蔚来汽车CEO李斌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就表示,中国品牌能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基础,是因为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这三个大的行业,都依赖于市场规模、供应链基础、人才与技术、政策环境等12个要素。“全世界只有中国才能把这12个关键成功要素的格子填满,这就是中国公司的机会。”
中国电动汽车的产业优势已经给日本车企带来了压力。《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丰田4月的在华新车销量同比减少27.3%至11.82万辆,连续3个月低于去年同期。丰田、本田日产三大车企的4月新车销量均同比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厂商的份额从2020年的38%跃升至56%,而日本厂商的份额则从23%下降至14%。不得不说,中国企业的新能源车提高了价格竞争力和尖端技术,日系车目标客户群体也就被分流了。
《日本经济新闻》还称,过去新车的开发周期为三至五年,而中国企业将其缩短到两年左右,并连续不断地向市场投放新车。开发能力处于劣势的日本车企很难依靠单打独斗与之抗衡。中国汽车厂商过去一直从日本企业学习内燃机车相关技术,建立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推出商品。但随着汽车向电动化转型,形势已发生变化。为了在中国继续生存下去,日本车企选择与中国IT大型企业合作,比如丰田公司与腾讯控股合作,计划在2024年内推出共同开发的车辆。
当然不止是日本车企,德国车企也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中国同行。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欧立甫在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主论坛前向记者分享,刚刚和雷军、李斌、余承东坐在一起交谈。“我必须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表示深深的敬意,我真的能看到他们在推动创新。我是个工程师,我喜欢他们的创新,因为这也在激励着我们。”欧立甫说。
当雷军、余承东、李斌乃至周鸿祎再次成为车展“顶流”,其实也反映了中国车企之间的残酷竞争。中国目前有50多家新能源车企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将开始淘汰赛。
雷军、余承东们代表的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他们成为车展“顶流”,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己有意为之,使出浑身解数,目的不外乎是营销自家产品,也有点迫在眉睫的味道。
与雷军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车展上似乎就低调了许多,没有那么高的流量冲动,这耐人寻味。
作者丨刘旭?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主笔
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